要祛“名校情结”,须破“身份”歧视
天津市高招办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每年天津市都有考生因为不愿离家、非某所名校不可或者盲目追求所谓热门专业,导致高考录取结果不理想。(6月12日《重庆晨报》)
事实上,每年各地高考中,都有一批往年被一本院校录取的学生放弃志愿,选择复读以便考上一所更好的学校,他们的高考目标是“非某(名)校不读”。
分析者们把原因主要归到考生身上,认为他们“面子思想”太重,对上大学产生了错误认识。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和老师们长期的灌输意识密不可分。在具体的教学中,为激励学生们考名校,老师们经常把历年升入名校的学生信息在学校醒目位置加以公布;同时,反复提醒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考不上某些学校,就是失败。
要让考生们淡化“名校情结”,首先就必须打破“身份”教育格局。打破这种格局,就必须建立高等教育的平等、自由竞争机制,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申请入学,在不同学校之间,学生可以申请自由转学,每所学校按照自己的人才培养标准严格进行淘汰。
与此同时,还必须改变围绕学历而展开的人才评价体系,从公平就业出发,取消带有学校歧视、学历歧视的一系列不公平人才标准。以学历、学校出身来选拔人才、任用人才,本就是不科学的人才观,这种人才观不改变,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就缺乏相应的外部环境,教育就会按照社会的畸形要求,通过强化等级,输送给社会一批有学历身份,却无能力与素质实质的“人才”。近年来我国一些名校不顾及人才培养能力,超额培养高学历人才,造成毕业生质量下降,就是这种教育与社会缺乏良性互动而产生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