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科院发布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在梳理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事实和原理的同时,也对21世纪中国经济现代化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作了主题发言。
本期报告对世界经济现代化300年(1700~2001年)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经济时序
和经济截面分析;分析领域涉及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制度和经济观念等四个方面,分析内容包括长期趋势、经济前沿、国际差距和路径分析等;经济时序分析的国家样本为15个(8个发达国家和7个发展中国家),截面分析的国家样本为130个(2001年截面分析的国家样本为130个和72个经济变量,其他截面的样本为当年有完整经济数据的主要国家);归纳了世界经济现代化的26个事实和14个启示。整个报告耗时一年完成。
课题组用大量的数据在报告中显示:由于起点低、年增长量小,中国与世界经济先进水平的绝对差距仍在扩大中。从1960年到2000年的40年间,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间的绝对差距扩大了12倍。在1960年,人均GDP相差2787美元、2000年相差33905美元。课题组指出:在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和科学比较后,2002年的中国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2002年中国综合经济现代化指数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69位。如果把人均GDP和经济结构的综合年代差理解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年代差距,那么2002年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水平只相当于美国1892年的水平,与德国等7个国家的差距在80年左右,与日本等6个国家在50年左右,与葡萄牙等5个国家在30年左右。
课题组指出,在21世纪前50年,中国经济现代化至少将面临经济质量、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竞争力三大瓶颈,其中“重中之重”是提升经济质量。尽管报告指出“中国地区经济现代化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如果保持1990 2002年经典经济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不变,中国经济完成经典经济现代化大约需要28年”,课题组仍对新世纪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前景持乐观预测:在21世纪后50年,中国将达到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先进水平,有望在2080年跻身世界经济前十名。
日前,中科院发布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在梳理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事实和原理的同时,也对21世纪中国经济现代化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作了主题发言。
本期报告对世界经济现代化300年(1700~2001年)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经济时序
和经济截面分析;分析领域涉及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制度和经济观念等四个方面,分析内容包括长期趋势、经济前沿、国际差距和路径分析等;经济时序分析的国家样本为15个(8个发达国家和7个发展中国家),截面分析的国家样本为130个(2001年截面分析的国家样本为130个和72个经济变量,其他截面的样本为当年有完整经济数据的主要国家);归纳了世界经济现代化的26个事实和14个启示。整个报告耗时一年完成。
课题组用大量的数据在报告中显示:由于起点低、年增长量小,中国与世界经济先进水平的绝对差距仍在扩大中。从1960年到2000年的40年间,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间的绝对差距扩大了12倍。在1960年,人均GDP相差2787美元、2000年相差33905美元。课题组指出:在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和科学比较后,2002年的中国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2002年中国综合经济现代化指数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69位。如果把人均GDP和经济结构的综合年代差理解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年代差距,那么2002年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水平只相当于美国1892年的水平,与德国等7个国家的差距在80年左右,与日本等6个国家在50年左右,与葡萄牙等5个国家在30年左右。
课题组指出,在21世纪前50年,中国经济现代化至少将面临经济质量、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竞争力三大瓶颈,其中“重中之重”是提升经济质量。尽管报告指出“中国地区经济现代化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如果保持1990 2002年经典经济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不变,中国经济完成经典经济现代化大约需要28年”,课题组仍对新世纪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前景持乐观预测:在21世纪后50年,中国将达到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先进水平,有望在2080年跻身世界经济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