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赵刚老师谈《鲁迅印象》
高二(28)班吴锦豪
12月9日,校庆日因天公不作美而推迟。雨下了一天,老天也怪沉闷的。可我看到了海报——《鲁迅印象》,一见这个名字,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于是心里一直惦记着,下午一放学,便去听了赵刚老师的讲座。
雨在淅淅沥沥地下着,电教室里头熙熙攘攘,伴随着赵刚老师厚实而又轻柔的声音,嘈嚷的人群安静了下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鲁迅先生清秀的自像,图旁的四个字“鲁迅印象”与之不谋而合。
赵老师围绕着鲁迅,向我们阐述了他对于鲁迅的看法,时间跨度之大可谓贯穿了鲁迅的一生。毛泽东曾评鲁迅为“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而赵老师则认为“鲁迅非完人”。赵从三方面来论证了他的想法,旁征博引、严思缜密地向我们娓娓道来。
鲁迅非政治上的完人。赵说鲁迅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写过首诗《自题小像》,很好地表现了他作为一名革命者的无畏,诗中道:“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然而鲁迅又说他自己亲近同情革命者,但保持着思想的独立。足以可见,鲁迅是非政治上的完人是有据可循的。
鲁迅非思想上的全能者。赵从鲁迅对中医和汉语的看法中得出此结论。此观点之新,足以印证赵阅鲁迅书之深。谈到这儿时,我的心潮不由得泛起了涟漪,对于鲁迅,原来我之前竟了解得如此浅薄,幸亏了赵的讲座,让我们对于鲁迅有了一个较全面的新的认识。
鲁迅的性格问题。对于鲁迅,大家对于他的性格多半是从他的作品气息中所熟知,而生活中的鲁迅就宛如一面棱镜,有着不同色彩。赵说鲁迅善于自我解剖,如《风筝》就是向弟弟的一种忏悔;他又很尖锐,逝世前写的文章《死》,对于那些他曾经的“敌人”他一个也不宽恕;他反抗绝望;他还骂人与骗人,他对于文章是有所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谈及此处不觉心生敬意,赵是如此之博学,对于研究鲁迅,可真是到了骨子里,汲取到了其精华。而赵只是用一种谦和的语态,向我们讲述,其作为一位老师、学者,实着受人敬仰。
赵还在讲述时穿插了鲁迅的一些家庭生活。赵不乏幽默风趣,弄得哄堂大笑;也不乏能言善道,讲得引人入胜。是赵,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给大家。
散场了,赵讲完了他与鲁迅的故事,而鲁迅与我自身,还有更多的故事等待我去发掘。走出门,雨下得愈发大了,心情竟舒畅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