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考原因二:大学生就业难
“上大学最后还不是找不到工作?还不如直接去打工呢”
与余海琼比起来,薛小英是幸运的。父母离异后她跟着奶奶生活,靠奶奶养猪和小叔的支持继续高中学业,“其实我家更穷,但奶奶一定让我读书。”
并不是每个人都像薛奶奶这样想。在开县中学实习的西南大学大三学生郭俊华说,“总能听到类似的说法,上大学最后还不是找不到工作?还不如直接去打工呢。”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让更多贫困家庭失去了对“知识改变命运”这一信念的坚持。
处于这样的考虑,丰乐中学高三(4)班学生杨家富在交高考报名费那天,没去学校,“我姐姐高中也没读完,在一家电脑学校学了一年电脑。考也不一定考得上,就算考上了也不一定找得到工作,不是还有北大学生去卖猪肉的吗?”
姐姐的做法启发了杨家富,“我就想学一门技术。你说学技术为啥非要到大学里去学?”杨家富的理想是回村搞生态农业,“农村有原料基地,人力资源比较丰富,现在国家对农村创业有扶持政策,我准备搞菌类养殖。”
【专家点评】孙元明:就业难是高中生弃考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开始露头,今年因为经济危机,表现得格外突出。一些家长将上大学看做是一个经济行为,讲究投入和产出。如果高投入只能带来低产出,自然会有人放弃。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答案有很多,国家也做了不少努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变认为职业学校不如本科院校的观念。现在有不少企业很缺优秀的蓝领,但是很多学生还是宁愿读三本,也不愿意去职业学校。这种观念急需转变。
弃考原因三:学习成绩跟不上
“我学得很茫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学到了什么”
与余海琼和杨家富比起来,开县中学高三学生任洁的弃考决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这所开县升学率第一的学校,今年1295名应届毕业生中,只有4个放弃高考,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在为考大学而努力。
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任洁给班主任王文田的信,将弃考的人数刷新为5。
这封信,任洁前一天晚上写到凌晨3点,“真的不知道坚持高考的意义,我学得很茫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学到了什么,没有让我感到有足足的充实感,反而感到空虚、无奈,好多次都想放弃……”
王文田试图挽回,在他看来,任洁虽然成绩不算好,但很勤奋,“她家庭条件还可以,为什么不读完呢?”当天晚上,记者和王文田一起来到任洁家。面对老师,任洁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到底读书有什么用?”她说,“我在学校里,功课学不好,与人交往也学不好,人都学傻了!我想当一名摄影师。人生很短暂,我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会努力。”
对于任洁的决定,远在陕西咸阳打工的爸爸还不知情,“还没敢告诉他,但这是我自己的决定,他们也不能勉强我。”
在余志和看来,任洁的离开并不奇怪,“因为学习成绩跟不上而离校,一直很普遍,高峰期往往是高一下学期。”任洁只是将她的决定推迟了两年。“初中考试结束,一部分学生被分流至职业中学,另一部分学生进入了高中。由于高中课程难度比初中增加了很多,一些学生发现跟不上,就会选择离开,高一下学期走的人最多。”离校的学生去了哪里?“大多在家里玩吧,也有偶尔出去打打工的。”
【专家点评】孙元明:高考学生是心理压力相当大的一个群体,如果心态不够成熟,就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现有针对高考学生的心理辅导,往往着眼于“上战场”前让其平静下来,但同样要关注的,是他们这种对未来的惶惑和迷茫。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社会是多元的,应该给每一种发展的可能提供条件,只要学生经过了认真思考,也应该鼓励他们去尝试、探索,社会、家庭和学校应该对学生的决定持包容态度。(记者 侯露露)
相关评论:
放弃高考是对农村教育欠账的质问
重庆上万名高中生放弃高考引来舆论一片哗然,不少媒体将此现象称为“读书无用论抬头”。4月19日新华网的一篇报道更是针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调查,提出“就业难,收入低”是农村学生弃考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贵的是,这篇报道没有仅仅停留于此,而是继而点出了农村学校普遍素质教育缺失、教学资源匮乏,造成农村学生学习成绩难提高,综合素质难完善的现状。
笔者以为,这才是造成上万考生放弃高考的深层次原因。“读书无用论”也好,“就业难”也罢,不是建立在自己固定思维上的指指点点,就是仅仅看到了眼前的一点点现象,以偏概全。“放弃高考”其实是对长久以来农村教育“欠账”的无声质问,是长久以来那些一点一滴郁积而成的诸多问题的总爆发,“就业难”等表象无非是点燃这个炸弹的引信而已。
放弃高考也放弃了教育改变人生信念
前两天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长还说,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难源于其素质下降。果不其然,活生生的事实例证很快出现——据重庆市招生自考办公室的统计,今年重庆有上万名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其中有不少来自农村学校。当前高职、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收入低”是农村学生弃考的重要原因之一。(新华社4月19日)
当年高考“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盛景,看似被越来越猛烈的大学扩招势头所稀释和淡化,但来自学生之间的内部竞争态势并未真正缓和。比如,进入国内相对知名(未必是真正一流)大学的门槛依旧高企,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生与中西部学生之间的录取分数线之悬殊,决定了双方完全不是站在一个公平的起跑线上;农村学生相对城市学生在教育设施、师资等资源配给上的先天不足,再加上录取分数线与报考人数的差异化,使得前者进入大学的努力依旧可能是后者的十倍。即使进入大学,农村学生面临的高昂学费、就业压力,成为其所背负的沉重负担 。
观点交锋:重庆上万应届高中毕业生该不该放弃高考
新闻回放:重庆市上万应届生放弃2009年高考
据重庆市招办人士透露,今年全市高考报名人数虽有增加,但相比同等人口的省市来说,考生仍偏少。不容忽视的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高考。
据介绍,与三年前的高中入学数量相比,高考报名人数比当初减少2万人左右。而据调查,应届高三学生中,有上万考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
原因何在?记者采访了部分区县招生负责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称,高三学生最后放弃高考的原因很复杂,这些考生多是农村考生,有的迫于无奈拿个毕业证外出打工。此外,严峻的就业形势,上完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使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蔓延,如果孩子成绩平平只能上专科,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挣钱。(重庆晚报)
放弃高考是一种理性回归
当下,很多大学一些专业设置“随大流”,不仅教学设施跟不上,特别是一些突击提拔的“讲师”、“副教授”的教学水平也令人不敢恭维,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甚至一些硕士生、博士生,都有些“粗制滥造”;但是,一些大学生仍自以为“我是民族的精英”,毕业后“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每年全国有数百万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对于那些家境比较困难的家庭来说,孩子上了大学却找工作难,这种“买卖”实在是“得不偿失”。所以说,今年重庆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高考,这种“弃高考”,其实是一种理性回归。
放弃高考未必不是明智选择
我倒是觉得,在课程太难、学业太重、大学学费太高、含金量和就业率太低等背景下,贫寒学子放弃高考未必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毕竟,未来的机会还很多,自学、就业后再深造等都是可选项。全社会把太多的注意力集中于“高考”,集中于那“六分之一”的学生,而没有更多地关注“六分之五”,是有失偏颇的。教育的关注点应该重新回到“六分之五”上来,才能真正使教育回到应有的健康轨道上来,也使那胜出的“六分之一”变得更健康。
不能让“弃考”之风在农村蔓延
重庆这批农村学生所以放弃高考,每个人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主要是“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农村蔓延。这些孩子大部分平时成绩平平,参加高考也只能考上专科。加之他们目睹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认为花了一大笔钱,上完大学也难以就业或者无法找到好工作,还不如早点外出打工挣钱。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学校迫于升学率的比拼压力,召集部分升学无望的考生做思想工作,劝其放弃高考。
不能让“弃考”之风在农村蔓延
不让孩子读书难脱贫,让孩子上大学可能穷得更快,于是,上过高中或技校,一技在手吃喝不愁,农民心中也就满足了;一个孩子大学毕业了,还在家窝着,高不成低不就,还不如没上学的能出力,到建筑队好赖一天也有几十块钱——这样的一个例子,就能影响到许多农民的思想;高等教育研究所去年对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统计的结果表明,50%的毕业生月起薪在1000元~2000元之间,而农村建筑队上一个泥瓦匠“大工”,干一天也能拿到六七十块钱,等于或高于大学生工资。正是这些原因, “上大学无用论”自然会在农村有一定市场。没有人或很少有人愿考大学的农村是没有希望的,绝不能让农村孩子放弃大学。 |